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崇祯窃听系统在线阅读 - 第216章 形势急转直下

第216章 形势急转直下

    “作为一名光荣的穿越者,应该知道历史的大概进程。顺应历史潮流,做出正确的选择,让大明少走弯路,有利于尽快实现大明中兴,早日恢复大明百姓的安居乐业。”

    “燧发枪比起火绳枪要先进,是毋庸置疑的。流水线作业、标准化生产,也是所有产品生产的最佳方式。而免除匠人后顾之忧的基础上再加上奖惩结合的机制管理匠人群体,更是历史的进步,有助于世人观念的改变,推动生产力的提升。经系统评估,奖励宿主一颗甲级窃听种子,请查收!”

    崇祯皇帝看完这些文字之后,不由得默默地在心中说道:“系统大人要是一次给个一万颗甲级窃听种子,信不信能更早地实现大明中兴,更早地实现大明百姓的安居乐业?”

    说完之后,等了一会,发现系统没有响应。果然,遇到这种问题就开始沉默了!

    算了,多了一颗甲级窃听种子也不错了。

    这么想着,他便回宫去了。一路上,顺便查看了下各处的窃听种子所反馈回来的消息。

    卢象升已经到登州,正在各处巡查,挑选兵卒,视察船厂;

    洪承畴也在巡查各处卫所,重建卫所军队,还有视察各地地方官员的政务;

    伍忠刚到沈阳,当了多尔衮府上的一名包衣。沈阳那边的动静,似乎并没有特别处罚多尔衮等人,那些满清鞑子反而好像喜气洋洋,庆祝又从关内掠去了无数人口物资。

    因为伍忠只是一名包衣,听到的消息有限,不过崇祯皇帝估摸了一下,大概也猜到了皇太极那个死胖子的用意。果然这个死胖子不好对付,老奸巨猾地很。

    算了,回头再过招好了,只要一次次地打败你们,就不信你能瞒多久!

    而后,崇祯皇帝又看向下一个窃听种子返回的信息。

    陈奇瑜走得很快,已经赶到陕西固原上任,正在熟悉三边总督的职权,同时下令召集各地总兵、副将等;而被他带去陕西的那些建州女真都被关在大牢,又被陕西汉子围观。对此,图尔格似乎已经麻木,只是在没人的时候发狠,等下辈子一定会报仇之类的话。看得出来,他是觉得自己不可能活命的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崇祯皇帝发现了这个窃听系统的又一个好处。就是别人不管用什么话,包括方言也好,不同种族的语言也好,最终显示地都是汉字,只不过会有个括号注释,比如建州女真语,或者固原土话之类的。

    要不是这样的话,崇祯皇帝估计要抓瞎了。

    陈奇瑜那边,在熟悉陕西、甘肃地军政事物,打听核实关外蒙古部族的消息后,就会开始用俘虏换战马的交易。一旦开始,京师这边的援军就必须出发了。

    想着这事,崇祯皇帝又接着往下看,是蓟辽总督孙传庭已经到山海关,开始巡查各处军政事务,包括军备,屯田,练兵,驻防情况。

    孙传庭这个冷面人的话不多,不过就算这样,似乎还夸了前锋右营副将吴三桂统兵有方,做得不错。

    看着那些对话,崇祯皇帝忽然心中一动,自己怎么就忘记了这人,该好好地用上一用才好!

    宁锦那边,是祖大寿等人的大本营,多年来,用了不知道多少大明的军费,可却只能据城而守,并没有什么战绩;要算起来,关宁军是大明所有边军中最为兵精粮足的,可满清军队几次绕道入关肆虐,而关宁军却没法派上用场。虽然有满清兵力的牵制,可难道连一点人马都派不出?也只有镇压流贼的事情上,才能派出关宁军,还不是祖大寿的嫡系。比如祖宽,曹文诏。

    想着这个,崇祯皇帝觉得有必要让关宁军动上一动了。

    于是,他便立刻下旨,准备调吴三桂领本部骑军入关听用。

    让崇祯皇帝没有想到的是,正当他在按部就班,整顿朝政,积蓄力量以对付满清之时,形势却突然之间急转直下。

    一份加急奏章到了京师,这份奏章还不是五省总督熊文灿发来的,却和熊文灿有关。

    在崇祯十二年五月初九日,也就是差不多一个月前,张献忠在谷县重新造反,杀县令阮之钿和巡按御史林铭球,监军道张大经和马廷宝、徐起祚被迫投降。熊文灿闻讯大惊,不过没有立刻镇压,反而派人去安抚,试图重新招安张献忠。

    但随后,罗汝才,马守应部在房县也再次反叛,和张献忠合并攻陷房县,杀县郝景春,又连下郧西、保康等地,均州的惠登相五营闻讯,也立刻起兵造反。短短半个多月,湖北西部地区,已经全部沦陷。熊文灿见此情况,不得已调兵镇压,令左良玉和罗岱领兵追缴。但是,给朝廷的奏章却迟迟不发。

    邻近湖北的河南道巡按闻讯,担心流贼蹿入河南,便急报京师。

    崇祯皇帝收到这份奏章,不由得大为震怒。他不用想都知道。迟迟不见熊文灿的奏章,肯定是因为这些流贼都是他招抚的,害怕朝廷怪罪,想要自己平定。先安抚不成,就想去剿灭。如果能剿灭,再上奏章,他就有话可说。

    可是,这熊文灿就没想到,这些流贼都是打了多年仗的,再次反叛,在没有勇卫营威慑的前提下,他有这个能力去平定叛乱么?他这么做,给了流贼壮大地机会,又会有多少百姓再次陷于兵灾之中?流贼壮大之后,又要花费朝廷多少兵力物资来平叛?

    这个熊文灿,真以为他的招安办法能包打天下了?之前谷县县令的上报不听,遇事又想着隐瞒,这种官员,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典型!

    不过,让崇祯皇帝没想到的是,这份奏章在朝堂之上,竟然引起了两种意见。

    一种是要求朝廷立刻出兵,平定流贼之乱。另外一种,是觉得五省总督熊文灿的奏章还没有到,不如先等等,说不定这份奏章有不实之处,又说不定熊文灿已经把叛乱平息了,就不用朝廷劳师动众了。

    从某种角度来说,京师远离湖北,讯息不通,他们这么想估计也没错。

    但是,崇祯皇帝是来自后世,自然知道,张献忠等人最终是怎么样的。既然再次起兵造反,那肯定不是熊文灿能平定的。

    因此,他立刻再派人疾驰山海关,令吴三桂急行军赶往京师,准备平叛。

    同时,也让御马监辖下三大营做好开拔准备。安心练兵是来不及了,那就到战场上去练。

    可是,有一句话叫做屋漏偏逢连夜雨。崇祯皇帝从陈奇瑜的窃听种子处,又知道了一个坏消息。

    逃进陕西东南部商洛山中的李自成部,在前两天的时候领三千多兵力杀出,来势汹汹。急报到三边总督府之后,让陈奇瑜一下为难。

    他奉皇帝密旨,正准备对付河套的土默特部,可是,事情还没有进行,就在陕西地界,就有流贼重新造反,而且流贼首领还是之前很有名气的李自成。衡量再三之后,他决定先领兵围剿李自成所部。

    崇祯皇帝看到这个消息之后,不由得大为头疼。因为他记得,李自成从商洛山中杀出之后,好像再也不可制,最终席卷天下,把原本的崇祯皇帝逼上了煤山。

    由此可见,陈奇瑜的围剿,不一定会有用。很可能李自成部会蹿入河南,逃离三边重镇。

    脑中出现了这些流贼作乱的地图,让崇祯皇帝感觉到态势的严峻。

    虽然因为自己穿越的关系,如今的局势和原本历史有了很大改变。至少孙传庭没有被下狱,卢象升也没有战死,洪承畴没有因此调往山海关,更为关键的是,抄家了晋商等人之后,朝廷目前有足够的钱粮善后满清军队祸害的地方。

    可是,在中原腹地这边,至少还没有受到蝴蝶效应的影响。如果不快速镇压流贼,到时候大明内部又会一片糜烂。从目前局势看,李自成随时可能进河南,而张献忠那边的那群反贼也很可能入河南,也可以东进或者南下,不知道多少地方会受到这些流贼的荼毒。

    形势严峻啊!

    不过让崇祯皇帝有点欣慰的是,在陈奇瑜和宁夏巡抚的交谈中,得知宁夏巡抚郑崇俭已经多次打败试图入关打秋谷的河套鞑子,也就是土默特部。这让崇祯皇帝心中一动。

    想了片刻之后,崇祯皇帝下了决心。乾坤独断,撤五省总督熊文灿,押解进京问罪;同时任命三边总督陈奇瑜暂代五省总督一职,立刻接手对流贼的围剿,务必不能让流贼四蹿。同时,任命宁夏巡抚郑崇俭暂代三边总督一职。

    在原本的历史上,其实就是郑崇俭接任了三边总督一职,并且出兵围剿蹿入四川的张献忠部,还打了几次胜仗。但是,被张献忠利用他和杨嗣昌之间的矛盾,结果他退兵回陕西之后,张献忠又重新壮大起来,杨嗣昌独力不支,又失陷宗藩,最终畏罪自杀。原本的崇祯皇帝就怪罪到郑崇俭头上,把他下狱处死。

    但在这个位面上,却是不一样了。至少杨嗣昌因为晋商谋逆一案,已经被处死。

    当崇祯皇帝这份旨意出来之后,朝廷中不少官员都有意见,觉得皇帝此举不妥。

    第一,熊文灿那边情况还不知道,他的奏章还没有到,只凭河南道巡按的奏章,会有失偏颇。

    第二,情况不明之下,陈奇瑜才接任三边总督一职,就立刻升任五省总督替代熊文灿,这种做法也不好。万一熊文灿已经平定了流贼,那岂不是显得朝廷沉不住气,太过慌乱了么?

    他们的这些意见,崇祯皇帝都没来得及说话,就有人解答了。这个解答的人,就是熊文灿本人。他的加急奏章,终于到京师了。

    他的这份奏章中,不是说平定了流贼叛乱,而是向朝廷求援,要求重派勇卫营。因为,他之前的围剿惨败告终。

    原来张献忠和罗汝才等人合军之后,将大军埋伏在房县以西的罗猴山,张网布阵,并派出一支队伍佯攻败退,引诱左良玉和罗岱追击入山。结果中了埋伏,官军一万多人全部溃散。其中罗岱被活捉,左良玉丢盔弃甲,伏鞍而逃,甚至连军符印信都跑丢了。

    这种情况下,熊文灿再也隐瞒不下去,因为靠他自己,已经没有能力镇压张献忠等人了,才急报朝廷。

    明白了前后经过,群臣为之哗然。他们没想到,事情的发展,竟然就被皇帝给料中了。于是,群臣再没反对意见,圣旨发出,押解熊文灿进京问罪,同时陈奇瑜接任五省总督一职,展开对流贼的围剿。

    同时,还有文官建议,流贼反复无常,不如把所有投降的流贼全部杀了,以绝后患。以后不再招抚,赶尽杀绝。对于这个建议,在朝堂上还引来不少人的附和,再无一人提招抚一事。

    对此,崇祯皇帝也没有同意,如果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,那流贼知道自己没有退路的情况下,肯定会反抗到底,增加平定贼乱的难度。

    另外一点,根据崇祯皇帝的印象,至少在原本的历史上,还是有不少流贼投降之后,就一直为大明征战。就如今的勇卫营中,就有原本的流贼,贺人龙当初招降过来的那些,不也是为大明英勇作战,甚至有一些还战死在和建虏的战事中。

    另外在南明时候,抵抗满清最坚决的,有很大一部分,也是流贼出身的那些。后世赫赫有名的李定国,还有有名的忠贞营等等。

    骨头里面的血性,搞不好那些流贼身上的,比在朝堂上的这些,反而要多一些。

    如今大明要中兴,还要争霸世界,就是少那些有血性的汉子!

    见皇帝不同意,不少官员就又提出了问题:前有杨鹤招抚,结果贼寇复叛而降罪;如今熊文灿招抚,贼寇又再次复叛,如今要押解入京。那以后谁还敢招抚,又如何分辨贼寇是否真心被招安?

    对此,崇祯皇帝没有犹豫,直接给出了答复。